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开展第三批青岛农业大学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推荐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赵玉婷  发布日期:2023-10-27 查看:219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推动我校高质量发展,根据《“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高字〔2019〕6号)有关要求,决定开展2023年度青岛农业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推荐原则
(一)质量为本。进一步优化一流课程结构,鼓励围绕重点领域申报满足人才培养迫切需求的课程,注重健全和完善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严格遴选标准,重点考查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坚持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确保认定课程经得住检验。
(二)分类推荐。线上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应突出优质、开放、共享等特征,并配套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强调课程内容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并具有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注重实效。注重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改革;关注创新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情况,以及使用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取得的学习成效。
(四)广泛参与。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参与一流课程建设,主动对接国家、区域、行业人才培养需求,积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及创新性教学方式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二、申报基本要求
(一)申报推荐课程范围
申报推荐课程须为普通本科高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
(二)申报推荐课程限定条件
1.教学周期
(1)申报推荐课程须于2023年6月31日前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
(2)此前参加过省一流本科课程推荐但未通过认定的课程,须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在上次推荐之后至少经过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改革实践方可再次申报。
2.申报层级、类型及人员要求
(1)已获批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对应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成员,下同)不得参加本次同类同名课程的申报。
(2)课程主讲教师、课程团队成员只能参与申报一门一流本科课程。
(4)课程可由主讲教师个人申报或团队负责人牵头申报,其中团队负责人只能为1人。
(5)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须为我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必要的技术支持人员可作为团队主要成员。
(6)参与申报课程的所有团队成员均须由教学单位党委出具政治审查意见。
三、建设类型
(一)线上一流课程。即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突出优质、开放、共享,打造中国慕课品牌。
(二)线下一流课程。主要指以面授为主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较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大力倡导基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
(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着力解决真实实验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
(五)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四、推荐限额
各学院和相关单位根据要求择优推荐,推荐课程以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为主,线下一流课程不超过2门,其它类型不限额,但须符合申报推荐基本要求,在学院推荐的基础上,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遴选认定,并择优推荐到省教育厅参加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
五、工作程序
一流本科课程采取“个人或团队申报、学院和相关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遴选”的建设方式,扶强扶特,突出创新。
(一)个人或团队申报。课程任课老师个人或团队填写《申报书》并整理相关支撑材料,向所在学院和相关单位申报。
(二)学院和相关单位遴选推荐。各学院和相关单位根据自身课程建设规划、学科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特色,择优遴选推荐参评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申报情况需进行单位内公示。
(三)审查审核。申报课程所在学院和相关单位应组织专人对申报课程资格和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确保真实合规。学校将组织专人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学校现场评审。一旦发现有关信息、数据造假行为,将终止该课程本次申报工作。
(四)现场评审。学校组织专家现场评审,对课程的学术水平、内容质量、授课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
六、材料报送要求及遴选办法
(一)材料报送要求
1.各学院和相关单位请务必于9月10日前将《青岛农业大学一流课程推荐汇总表(2023年)》电子版发送jwcjykqau@163.com。 纸质盖章院长签字版交教务处。
2.课程负责人必须9月15日前通过教研平台http://qaujypt.chaoxing.com(使用超星/学习通账号登录,特别提醒:登录账号所属人默认为课程负责人)提交申报书及相关支撑材料(支撑材料暂不需要提交说课视频、课堂实录视频等视频类文件)。
3.学院管理员9月15日前登录教研平台http://qaujypt.chaoxing.com进行审核提交,逾期视为放弃。
(二)校内评审
1.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申报课程进行遴选,申报课程负责人需制作PPT,参加现场说课,每人10分钟,说课内容包含课程概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课堂或线上或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特色、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等。说课内容须有展示日常教学现场特色采风视频或图片,以及相关教学组织过程的支撑材料。
2.说课结束后专家评审进行现场打分。全部说课结束后,专家根据申报书材料及说课内容进行综合评定。
3.省级一流课程推荐将从本次校级一流课程中遴选。
联系人:赵玉婷 联系电话:58957269
教务处
2023年8月30日
材料提交时间:
2023-08-30至2023-09-19
此次申报参与的项目类型如下,点击进入在线申报: